湖北自贸区11个月新增企业逾万家
4月1日,湖北自贸区迎来挂牌周岁“生日”。省自贸办相关负责人透露,一年来,湖北自贸区不断深化改革,推动产业转型升级,迈向高质量发展。截至2月底,武汉、襄阳、宜昌三大片区共新增市场主体10697家。“11个月新增企业7875家,个个都是‘精品’。”武汉片区管委会改革创新局局长钟复平说,释放改革红利,既要看企业数量,更要看投资质量。一年来,武汉片区吸引美国半导体设备、科大讯飞、上海联影、小米等重点项目,一批世界500强项目、“互联网+独角兽”企业落地,全力推进国家存储器基地,华星T4、天马G6等重大项目量产。
数据显示,武汉片区已引进100亿元以上投资项目4个,50亿元至99亿元项目5个,知名企业第二总部项目20余个。华星光电T4从签约到开工仅用74天,天马G6项目主厂房从土方开挖到结构封顶仅用123天,不断刷新“光谷速度”。
襄阳片区,突出自身特色定位,围绕新能源汽车、高端装备、现代物流等产业,引进一批重大项目。飞龙跃江新能源汽车发展有限公司携手扬子江汽车集团,一期投资29亿元建设新能源汽车厂;骆驼集团与克罗地亚的“名片”里马茨汽车公司合作,研发生产全球最先进的电机、电控产品。
截至2月底,襄阳片区新增市场主体1079家,总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12个。“自贸区已经有了40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,包括3家整车生产企业,新能源汽车产业聚集十分显著。”襄阳片区管委会副主任武义泉透露,到“十三五”末,以襄阳片区为核心,襄阳新能源汽车产能将达到50万辆。
宜昌片区,则聚焦高端服务业。一年来,吸引阿里巴巴国际站、宜贸通、全橙通等外贸龙头企业,以及天津东疆跨境电商、鄂贸平行进口汽车、进口商品分拨中心等平台项目落户,引进全国知名服务众包网络平台猪八戒网,推动众多创意、智慧、技能转化为商业服务;引进君达人力资源产业园,吸引50家人力资源公司入驻,发展人力资源开发、中介、培训等服务。
宜昌片区管委会副主任吴浩表示,到2月底,片区新设立企业1743家,招商引资签约项目95个,协议投资总额353亿元。(记者雷闯、艾红霞、通讯员陈高亮)
(责任编辑: 刘晓丽)
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,稿件来源为: 湖北日报 。如发现政治性、事实性、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。
《财富》世界500强最新榜单公布,上海拼
- 7月29日,《财富》杂志公布了最新一期世界500强企业名单。根据全球企业2024年度财报,以企业总营收为依据,中国共有130家企业入围世界500强,总部位于上...
“全球独角兽榜”山东10家企业入选 青岛
- 近日,胡润研究院发布《2025全球独角兽榜》,列出了全球成立于2000年之后、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非上市公司。据榜单显示,山东共有10家企业入选。 歌尔微...